欢迎访问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News

行业动态

聚焦京沪绿色建筑新政—太阳能行业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4-08-07 新闻来源: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网 浏览次数: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人类能源的主要消耗环境,人类大约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近年来,中国多省空气污染现象日趋严重,“PM2.5”、“雾霾”等已成为华北乃至全国公众热议的话题。据了解,建筑行业是各类污染物,尤其是空气中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概念是提倡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其内容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绿色建筑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多种新时代理念,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

北京绿建新政出台

为了顺应当前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建筑节能的预期目标定为占全市节能量目标的41%。为确保完成节能目标,北京市住建委等多部委针对2001 年出台的《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最终于2014年7月16日形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于2014年7月16日由北京市住建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并于201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就当前状况而言,建筑节能工作已经成为北京市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是建设绿色北京的重要载体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其范围从建设活动扩展到城乡规划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运行和改造领域。

《办法》主要内容

《办法》明确规定,从2014 年8 月起,北京市所有包括住宅项目在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均需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按规定安装供热计量及温控装置等。同时,包括老旧小区在内的既有民用建筑也将逐步实施节能改造。

其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

第一,细化管理源头节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新建建筑在规划、立项、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节能管理要求。同时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发展。

《办法》规定北京新建民用建筑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部分新建民建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或者住宅产业化要求进行建设。同时,建设单位应当在房屋销售场所、房屋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所售房屋的建筑节能设计指标、绿色建筑星级、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供热方式、供热单位、供热计量收费方式、节能设施使用和保护要求等基本信息。

第二,《办法》规定,既有非节能公共建筑在进行改建、扩建和外部装饰装修时,应同时进行围护结构和热计量改造。

与此同时,对于新建民用建筑,《办法》规定,应当按照标准和规定安装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等能耗计量装置,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设施。

第三,公建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办法》要求加强民用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对重点公共建筑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运行能耗低的标杆建筑和超限额高能耗建筑及其产权单位、运行管理单位,促进高能耗建筑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效率。

上海绿建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近期,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由六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新建建筑、新建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出了具体目标。从2014 年下半年起,上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其中,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据悉,该规定推进力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次,推广新建装配式建筑,要求各区县在工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今年不低于25%,到2016年外环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要进一步推广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力争三年累计完成700 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及以上的达到
400 万平方米。

专家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发展绿色建筑最终还要依靠内生动力。

对于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是否会增加建造成本,相关政府部门表示,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增加的建造成本并不会导致房价上涨,反而会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收回增量成本。

对太阳能产业影响

人类获取能源方式有煤、电、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以及太阳能等,其中煤、电、气都为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中排出大量有害化学气体和微颗粒,严重污染我们生存的环境,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成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中普遍广泛的强制推广利用,不仅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办法》的推出更加促进了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实施。

国际连线

欧洲低碳节能建筑重视使用清洁能源

《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执行总编曾衡曾前往欧洲考察低碳城市与低碳节能建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既有建筑400 多亿平方米,每年20亿平方米左右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大约只占5%,然而,目前,低碳节能建筑技术已经在欧盟地区广泛应用,并得到了欧盟的政策支持和多国政府的财政补贴支持,低碳节能建筑技术案例现在遍及世界各地。

据悉在欧洲新建低碳节能建筑每平米增加费用可以控制在5%以下,旧建筑改造每平方米控制在10%以下。这项技术是一个综合技术,主要通过建筑物本体保温质量和系数保证,通过空气冷热交换的自然能源利用,对新、旧建筑进行建造和改造,低成本实现舒适、健康、低能耗的实际效益。据悉,此类建筑能耗较之常规建筑可以降低85%以上,剩余15%的建筑能耗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特别是太阳能、生物质能、热泵等,从而大幅度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温室效应。

结束语

国家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06 年首次发布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446 个,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6 亿平方米。已经施行8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完成。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已经正式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同时废止。

国家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 年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通过多种手段,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 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和专家的预测:21世纪人类建筑耗能将占总体耗能的50%以上,中国由于人口总数庞大,估计将超过这一比例,如果积极采用低能耗、清洁能源技术,将大大减轻国家在化石能源方面的压力。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优秀企业应该顺应时代趋势,在中国乃至国际有更大的作为。在不久前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主要指标显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2%增加到2020 年的50%。

影响绿色建筑走入寻常百姓家曾经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

1. 绿色建筑还停留在概念、理念的宣传,尚未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状态,难以进入真正的可实施阶段。

2.绿色建筑实施阶段面临初期成本投入大,短期内难以见效,而长期经济效益难以与投资方形成利益链条挂钩,很大程度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3. 绿色建筑实施往往受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条件的制约,不能建设“利益最大化”的高楼,而人口的增长又使得高楼成为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天津中新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的建设,给我们太阳能行业从业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引发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目前虽然绿色观念已经深入各个阶层,但是没有实例难以引起共鸣。绿色建筑的实质就是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因此我们在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时,更应该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增强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诞生,促进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良性、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但北京、上海出台的相关政策较为精当地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规范了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差别化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节能技术标准,加强了节能管理,必将有助于实现预定的建筑节能目标;引导各界观念,为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专家认为,北京、上海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龙头城市,他们出台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新政将为我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相关积极政策树立示范和标杆作用。太资料显示,截至2014 年5 月底,北京市累计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的新项目有580 个,面积达到2671.7 万平方米。到7 月初,北京市共有7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太阳能光热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佼佼者,与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联姻有望迎来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更广阔发展空间!